配资安全的平台 名将王鹏选择出走,宏利基金高管大换血后,又痛失栋梁

发布日期:2025-02-01 01:33    点击次数:74

配资安全的平台 名将王鹏选择出走,宏利基金高管大换血后,又痛失栋梁

  来源:蓝鲸新财富配资安全的平台

  文/ 敖玉连

  高层变动暂告一段落,宏利基金投研人员开始频繁出走。

  1月24日,宏利基金公告,因工作安排原因,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王鹏一口气卸任6只基金:宏利景气智选、宏利新兴景气龙头、宏利成长、宏利高研发创新、宏利转型机遇、宏利景气领航,在管产品清零。

  2024年底,王鹏的公募管理规模达89亿元,占公司权益类基金总规模的46.35%。

  王鹏卸任后,宏利基金在接任者选派上使出洪荒之力,半数权益基金经理撑场子。Wind数据显示,宏利共有25位基金经理,其中半数负责主动权益基金。王鹏一人的离开,宏利派出一半人才接任,6只产品分别由张岩、李坤元、魏成、孙硕、庄腾飞和孟杰管理。

  扛把子离职,全公司顶上,这在中小公司成为常态,范妍离开圆信永丰基金、丘栋荣离开中庚基金,都出现过相似情况。

  公开履历显示,王鹏2012年至2015年曾分别在中邮创业基金、上海磐信投资,做TMT行业研究员。2015年6月,他加入了泰达宏利基金,一开始也是做TMT研究员,2017年11月,开始管理公募基金。

  他管理最久的基金是宏利转型机遇(2017.12-2025.1),任期回报221%,年化回报12.76%,同类排名2/254。

  王鹏的投资理念是做中观景气度投资,寻找景气度高的行业,并筛选其中的龙头股,根据景气度变化做适度轮动,对估值的容忍度比较高。这在具体的投资中体现为,行业和个股集中度都比较高,业绩波动大,但收益向上的弹力也较大,这使得外界对王鹏褒贬不一。

  王鹏历任的基金及业绩

  以宏利转型机遇为例,2024年底前十大重仓多为光模块、芯片概念股,其中6只新进个股,前十大重仓占总仓位的67%。这只产品的最大回撤高达-61.89%,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三年大涨225%,声名大噪。2022年、2023年又跌去52%,小幅跑输业绩基准。

  对于这种中观景气度投资策略,王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他希望产品每年都能跑到全市场的前20%分位。

  “高收益与高波动是相伴相生的,根本不存在一个行业有着持续的高收益,同时低波动,所以,我接受这种波动,同时更把它当做我下一次调仓和力争取得超额收益的机会。”

  从研究员熬到了管理规模接近百亿的基金经理,2024年,王鹏管理的宏利景气智选还以45%的收益斩获年度主动权益收益前十。如今却清仓卸任,释放离职信号,而这并不是公司首例。

  2022年11月,宏利基金由中外合资转为外商独资,此后公司高层开始大换血。

  2022年12月,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纷纷迎来新面孔:业内颇为声誉的金旭担任公司董事长,高贵鑫担任总经理。彼时业内分析,在两人曾在华夏基金、国泰基金有共事经历,将减少磨合时间,迅速开展工作。

  不过,共事不久,2024年8月,高贵鑫卸任总经理,由宏利投资管理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丁闻聪接任。

  2023年下半年年,宏利基金又先后聘来刁羽、宋扬任副总经理。其中,刁羽分管投研工作,他此前在富国、中欧担任基金经理、投资总监等职务。宋扬则是分管市场,他此前是鹏扬基金前首席市场、总经理助理。

  高层变动暂告一个段落,2024年开始,公司的投研人员又开始流动加速。

  2024年初,原研究部总监张勋离职,加入鹏扬基金;2024年7月,原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刘欣清仓卸任并离职。如今,权益大将王鹏又清仓卸任,后续的离职或使本就缺乏良将的宏利基金雪上加霜。

  注: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。
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
「 精彩回顾 」

曹名长在管基金清零,又一老将或隐退公募江湖?

左手AI暴涨,右手军工大跌,押注投资的生意依然火热

养老制度与指数的双向奔赴

]article_adlist--> MACD金叉信号形成,这些股涨势不错!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王若云 配资安全的平台



热点资讯

正规的炒股配资平台 1月27日券商晨会精选|春节前后“红包行情”有望延续;关注三条投资主线

上周末,DeepSeek刷屏,有分析认为正规的炒股配资平台,DeepSeek的低成本意味着,大模型对算力投入的需求可能会从训练侧向推理侧倾斜,即未来对推理算力的需求将成为主要驱动力。而英伟达等硬件商的传统优势更多集中在训练侧,这可能会对其市场地位和战略布局产生影响。以下是1月27日的券商晨会精选,仅供参考。 华泰证券:春节前后“红包行情”有望延续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,春节前后“红包行情”有望延续。配置上,仍建议景气科创+红利的结构,内部做高低切换:1)科创:AI+、机器人仍是重点,关注业绩预告向...

相关资讯